人大专家独家解读民法典 1260条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人大专家独家解读民法典!具体能带来哪些新变化?
民法,社会生活的记载与表达。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近日,有人大专家独家解读民法典,那具体能带来哪些新变化呢?
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到 "两步走":第一步出台民法总则,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民法典立法之路蹄疾步稳。民法典草案不仅覆盖人们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而且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要求。
新编纂的民法典草案共7编,分别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深圳福田保税区劳动」、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创下新中国立法史的新纪录。
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民法典草案的一大亮点。代表委员普遍认为,这是民法典立法的重大创新,有助于强化对人格尊严的全面保护。针对频频响起的骚扰电话、花样百出的电信诈骗、手机APP悄悄收集个人信息等现象,草案在公民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上,有了新突破,对"隐私"「深圳福田保税区劳动」的定义作出了更完善的规定,"私人生活安宁"成为隐私权的重要内涵。
草案还在总结既有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性骚扰的认定标准,以及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防止和制止性骚扰的义务。此外,对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医学和科研活动作出一般性规定,避免科学伦理"不能承受之重"。
而草案中备受关注的婚姻家庭编,着眼于促进家庭和谐。为减少"头脑发热"式离婚,草案规定了提交离婚登记申请后30日的离婚冷静期,并且要求亲自去领取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