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下发文件,明确要求非银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并要求2018年6月30日前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谈网联,首先要解释下在我们日常的“无现金(卡)支付”背后发生了什么。
你在超市,买了把伞,现在你拿出手机要付账。
你打开Apple Pay,收银机滴一下,招行的短信通知来了,你消费23.5元。——这走的还是传统的小额支付系统,银联完成收单和清算。
你打开微信支付扫一扫,收银机滴一下,从你的微信钱包零钱里扣掉23.5元。——这时候,第三方支付完成了收单和清算的全过程。
在第一个场景里,快捷支付遵循传统的收单清算流程:
一刷Apple Pay,超市POS机向银联发起请款请求。
银联收到请求,分别通知用户所在银行招行,以及超市账户所在银行,假设是工行。
生成记录,记录用户招行账户支付23.5元,记录超市工行账户收到23.5元。
招行扣款成功回复银联,银联把更新数据通知工行。
当然,记录的同时,银联还要通过央行的支付系统,完成跨行清算头寸交割(非即时)。
而在第二个场景里,由于用户支付的是微信钱包零钱,所以,整套流程里没银联什么事,微信支付替代了银联的角色,完成了收单和清算的全套服务。
要知道在2013年10月6日CNAPS 2代(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二代)上线时,没人能想到未来将颠覆所有公民的消费习惯。这个系统除了接入了超级网银(209年推出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更大的一点突破,是接入了第三方支付服务业务处理系统。
但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到底是不是清算机构呢?不是的话,他们做了清算的工作。是的话,他们又缺乏相应的授权和监管——清算机构在每个国家都属于金融基础设施。当然,银行卡清算机构只有一家,就是银联,VISA本月刚刚递交银行卡清算机构的申请。
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直连多家银行,形成了一种“类银联”的地位和业务模式。从业务系统的逻辑看,和银联通常处于平级地位。像银联一样,介入到具体的交易场景里,完成收单和清算服务。
相关文章:
《 往后时间,我们最应该关注的5件事! 》
《 无人物流车的横空降临,到底是好是坏? 》
《 深圳敏捷物流详谈:代办商检怎么操作 ? 》
《 散货航运业的发展需注意事项 》
《 中港物流--活的物体如何零担托运? 》
《 中港物流运输名词解释之快件报关是什么? 》
《 大陆到香港物流该如何防止退运? 》
《 中港物流运输,外包物流职能让市场反映速度更加敏捷 》
《 深圳到香港物流--提单丢失了该如何补救? 》
《 中港物流进出口--特殊物品检疫 》
《 深圳到香港物流--危险品报关应注意什么? 》
《 有关铁路货物运输有哪些规定?--深圳敏捷物流 》